宁德时代正式跌下神坛!只是现原形了?

3月14日晚,宁德时代发布了2024年财报,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620.13亿元,同比下降9.7%,这是其自2018年上市以来首次出现年度营收负增长。
尽管如此,宁德时代归母净利润仍达到507.45亿元,同比增长15.01%,创下历史新高,相当于平均每天盈利1.39亿元。业绩发布后,宁德时代还宣布将分红253.72亿元,占全年净利润的近50%。
这份"营收降、利润增"的成绩单的背后,是动力电池行业正面临的深刻变革。随着国内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已接近50%,行业正从增量市场转向存量竞争。
也就是说,宁德时代这个全球市占率第一的"宁王"也将面临着市场竞争加剧、车企自研电池、产能过剩等多重挑战。
为突破当前增长瓶颈,宁德时代正积极布局储能业务、发力换电市场,并加速海外产能扩张,寻找下一个增长曲线。
01
宁德时代营收首次负增长的主要原因是行业进入价格战阶段。
2024年,随着全球电池产能扩张,叠加碳酸锂等原材料价格大幅下跌,整个动力电池行业陷入降价竞争。
宁德时代财报显示,公司动力电池均价降至0.75元/wh,同比下滑25%;储能均价为0.7元/wh,下滑29%。这种全行业的降价趋势直接导致了公司营收的下滑。
好消息是,宁德时代成功将这一危机转化为提升盈利能力的机会。公司凭借规模效应和供应链优势有效降低了成本,毛利率从2023年的19.19%提升至24.44%。
值得注意的是,宁德时代储能电池系统的毛利率已经达到26.84%,首次超过动力电池系统的23.94%,成为公司新的利润引擎。这也解释了为何在营收下滑的情况下,宁德时代的净利润仍能增长15.01%。
销量数据进一步显示,行业已经步入了成熟期。
虽然宁德时代全年锂电池出货量达475GWh,同比增长21.79%,但增速已明显放缓。SNE Research数据显示,全球新能源车动力电池使用量同比增速已从2022年的71.8%降至2024年的27.2%。
宁德时代的动力电池销量增速也从2022年的107.97%下滑至2024年的18.85%,表明行业高速增长的红利期已过。
价格战的蔓延也导致宁德时代的市场主导地位受到挑战,公司年报显示,其在全球储能电池市场的份额已从2022年的43.4%下降到2024年的36.5%。
这一下滑源于下游客户为分散风险而主动培养多元化供应渠道。例如储能系统集成商阳光电源开始扶持其他电芯供应商;高度依赖宁德时代的海博思创也已将采购比例从两年前的98.56%降至2024年上半年的39.2%;
面对市场份额被侵蚀的风险,宁德时代在2024年转变了营销策略,首次大规模面向C端消费者刷“存在感”。
宁德时代在高铁站、公共场所投放大量广告,宣传"选电车认准宁德时代电池"的口号,同时掌门人曾毓群频繁公开亮相。
这一战略转变旨在通过影响终端消费者的选择,间接维持与车企的议价能力,构建行业领导者的品牌形象。
02
面对动力电池市场增速放缓和价格竞争加剧的双重压力,宁德时代正积极寻找新的增长点。


分享: |
注: | 在此页中阅读全文 |